2)第三十二章 玉壶春瓶_陶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看出这两件东西和之前两轮的宝物不太一样。两位师傅额头上都沁出了一层汗珠。

  “鉴宝结束,请两位护宝人写出鉴定结果。”随着主持人的声音响起,两位师傅也松了一口气,仿佛考试听见铃声响起一样。

  吴老等人也走进来观察,不时有啧啧称奇之声。

  “这第三轮的东西标准很高啊。”

  “对,双方都是挖空了心思。你看这个罐子,这灰都沁在里面了。要说是赵子玉的蛐蛐罐几乎谁能信。”

  “最重要的还不是品相,你想,赵子玉一生都是做澄泥蛐蛐罐,突然有一个‘闲斋清玩’款的蛐蛐罐在你面前,你敢认吗?更何况有些人可能连‘闲斋清玩’这个款都不认识。”

  “这壶也不简单。有宋代的痕迹,也有明代的痕迹,好像还有一些清代的特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有水平。”吴老一行人又看了一会,回到了座位上。

  这次几人讨论的时间比较长,台下众人也都在窃窃私语。

  “老哥,你说的还真没错。这第三轮的东西要难很多。你看几个老爷子他们都讨论了那么久。”沈宸说道。

  “就看这轮能不能一决胜负了。要是能一决胜负,我们的时间也多一点。”吴泽说道。

  约莫又过去了十分钟,台上和台下都安静下来。吴老站起身,开始宣读结果。

  “经过我们鉴定,飞跃集团所鉴定的宝物为清赵子玉制沉香蛐蛐罐,市场估价两百万到三百万之间。”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掌声。

  “woc,一个蛐蛐罐能买到这么多价钱?”岳志强有点惊讶。

  “你以为,赵子玉的蛐蛐罐现在本来就一罐难求,在民国时期就能卖到一百大洋一只。而且赵子玉一般做澄泥蛐蛐罐,这沉香蛐蛐罐可谓是独一份。还有,你也不想想老沉香的价格。估计这还不是极品沉香,否则价格还要翻几番。”吴泽说道。

  岳志强有点咋舌,沈宸却没有很惊讶。他之前已经大概知道了这沉香罐子的价钱,而且吴泽所言无差,这确实是一般的沉香。

  “而飞跃集团对此的鉴定结果是,清初赵子玉制蛐蛐罐,估价二百二十万,鉴定正确。”台下又响起了掌声,而孙建中明显也松了一口气。

  “第二件,飞跃集团鉴定的瓷器。”吴老又说道:“经我们鉴定,这是清代仿宋钧窑作品。这个瓷器的形制很有意思,叫玉壶春瓶。”听到这里,沈宸眉头皱了一下,似乎在思索什么。很快,他对吴泽和岳志强匆匆耳语了几句。

  吴老顿了顿,看向鉴定台,笑说道:“人老了,讲不动了。请我们的瓷器专家兰心女士讲解一下玉壶春瓶的故事。”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懂行的人都知道,兰心是金石瓷器鉴定大家,也是故宫的特聘专家,能听到她的讲解,自然非同寻常。但是几乎没人注意到,本来蠢蠢欲动想离席的吴、岳二人也突然安稳坐了下来。

  沈宸之前虽然和吴老一行人待了一个上午,但是一直比较腼腆,没有盯着人看的习惯,对于兰奶奶的印象也比较生疏。现在再看,只见站起来的老人依然是满头黑发,皮肤保养很好。更重要的是,他似乎还没见过如此有学识风度的女性。

  “大家都知道玉壶春这个名字很美,其实这个名气起源于一首更美的诗”兰心娓娓道来:“晚唐诗论家司徒空在他的不朽之作《二十四诗品·典雅》中写道:“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我们可以体会一下:在微寒的三月份,雨丝沥沥,一间小屋,四周竹林环绕,满眼绿意。你和三五好友坐在一起,赏雨赏竹,饮酒欢谈。这实在是一个很令人神往的画面。在这句诗中,春便是酒的意思,一直到明代,春仍然是酒的代称。而玉壶春,便是从这句诗中脱胎而来。这种器型的瓷器作用很广泛,其中一种,便是用来做倒酒的壶。我们现在去吃RB料理,觉得他们用来倒清酒的瓶子很好看,其实那原型就是我们的玉壶春瓶。”

  听见兰心讲完,台下的掌声更加热烈,沈宸也有些陶醉在她所讲的氛围里。

  此时,两道残影突然从沈宸旁边一窜而过,直奔主席台而去。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