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章 扩散的乱流(八)_1900新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艘两艘的造。除了在每两艘战列舰上使用新式设计和技术之外,这两艘上也会使用同一种方向上的不同思路。

  如此循序渐进,小步快跑。希望能够在建造六艘战列舰之后,可以积累出突破性的设计。

  若是能多造一倍,想来到了后面六艘,定然有令人振奋的成果。说不定在老元帅最后一个任期内就可以一雪前耻。

  等会面结束,卢中将立刻带上李刚中校出发,直奔河南洛阳而去。

  路上,李刚中校才知道,这是要去‘未来科技研究所’设在沧州的靶场。未来科技研究所虽然总部设在燕京,却不能在京畿重地附近建设靶场。将靶场设在沿海地区有担心被外国情报人员渗透。

  选来选去,在洛阳这个地方倒是格外合适。这里乃是中原地区,有不少重工业。不管是北方蒙古、东边海上,南方商人,西北本地,那些地方的势力都与洛阳联系有限。方便保密。

  到了洛阳,竟然是陈馨婷接待,卢中将立刻把老元帅的话转达给她。李刚中校就见陈馨婷毫无惧意的笑了笑,“既然元帅如此相信我,不如现在就去看看火炮的外观。明天安排试射。”

  “好。”中将果断答应下来。

  傍晚时分,一行人才到了位于军事区的试验场。到了停放火炮的厂房,李刚一眼过去,就明白此行不虚。要么自己会看到从所未见的火炮,要么自己将看到一个引发激烈问题的骗局。

  卢中将快步向前走到炮前,伸手抚摸着火炮的炮管。李刚中校跟过去,靠近炮口,仔细观察。

  海军军官无人不懂火炮。极端点说,海军战舰就是围绕火炮以及火炮使用系统而建。最大限度发挥出火炮的威力,就是军舰设计的核心。虽然海军同样重视装甲防护,却也是尽量追求平衡。将防护力的优先度放在火力之前的设计师不是没有,却没有成为大周海军的主流。

  凑近自己观察炮口,李刚中校努力确认之后转回头。不等中校开口,就听陈馨婷说道:“这就是单层炮管。我之前说降低火炮自身重量,就是因为走了单层炮管路线。”

  李刚都不知道该说什么,甚至不知道该问什么。

  为了增加火炮威力,需要装填更巨大的炮弹。为了发射更大的炮弹,就需要更大口径,以及装填更多火药。巨大的膛压下,火炮的炮管就得更厚。

  然而火炮的炮管更厚,并不意味着炮管更坚实。所以之后就出现了多层炮管。

  一路发展下来,当下各列强国家的海军舰炮基本采取两层或者三层炮管。以英国人的火炮为例。英国火炮内外两层都是高强度无缝钢,中间一层使用正方形钢丝紧紧缠绕内层炮管。利用紧密的钢丝来增强内层炮管的承受力,不至于炸膛。

  双层炮管是利用不同强度的无缝钢管套在一起,增加炮管承受力。因为只有两层,所以炮管厚度比三层的要厚不少。

  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炮管无一不是厚实。光是看就生出强劲有力的观感。

  与常见的炮管相比,说眼前的火炮简直像是稻草,或许是太过了。李刚中校觉得自己好像在观察一根芦苇。

  这种玩意能承受的膛压,可想而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