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章与民同乐_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大族就将普通人甩开八条街。

  再者,南方才是文华重地,北方历经战乱,早就断了文脉。

  近些年东华门放榜,中进士者南方士子占八成以上,北方已经二十年未出过状元。

  民间传闻,南方世家助陛下成就大业,现在是回馈报恩的时候!

  李平安对此有所耳闻,对比前世学过的历史书,也有几个解决科考问题的办法。

  譬如分榜、糊名、誊录等等,都能助力寒门士子。

  “可不敢乱说!”

  前些天因言砍头的情景历历在目,李平安胆敢妄议科举,用不了多久就得菜市口走一遭。

  与苏明远分别,回到永兴坊。

  这时候天色已经昏暗。

  李平安到了殓尸房,发现门口横躺着个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分不清是男是女。

  本以为是送来的尸骸,结果上手一摸。

  “还有心跳!”

  李平安蹲下仔细分辨,才看清是个男子,晃了晃不见苏醒。

  绕开他进门,插紧了门栓。

  惯例切猪肝煮粥,要么说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现在李平安煮出来的粥,比街上食肆卖的还要香。

  将来不在殓尸房了,可以开个粥铺营生。

  “漫长的生命,不能空耗,否则会闲出精神病。”

  “练武自保之余,还要学些手艺,不用刻意去努力,全凭兴趣。”

  “今儿学一回做饭,明儿兴许去下棋,后天又学画画,不劳累不无聊,天长日久就无所不能!”

  李平安煮熟了肉粥,盛进碗里准备喝,忽然叹息一声。

  打开门,将冻饿昏迷的男子拖到殓尸房,裹上两床棉被,浸了热毛巾敷在额头。

  “生死看命了。”

  李平安还残留几分现代人的善念,很难看着有人冻死不去管。

  散尽家财做不到,举手之劳自是应该。

  “或许用不了几年,我这份善念就会散尽,且行且珍惜吧!”

  正喝着粥,殓尸房传来声音,李平安端着碗过去看,男子已经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这是……”

  李平安将兑稀了的粥,放到男子嘴边。

  早就饿极了的男子,立刻大口大口的喝粥,一大碗喝完,恢复了几分活人气色。

  李平安将半锅粥端过来:“这是朝廷的地界,我只能留你一宿。”

  “多谢恩公。”

  男子听出威胁驱赶,没有生出任何反感,挣扎着起来磕了三个头。

  京城不乏施粥的善人,却没人敢收留流民!

  翌日。

  李平安早早起来,看到留在殓尸房的被褥,叠得方正。

  “是个懂道理的人,怎么落魄成这样?”

  生火做饭洒扫庭除,练了两趟腿法,又站桩修行锁阳功,小半天时间转眼过去。

  晌午时分。

  街上传来敲锣声,衙役扯着嗓子叫喊。

  “告示,衙门出告示了!”

  衙门张贴告示,一般不会敲锣宣扬,除非是告示内容关系重大,所有百姓都得遵守。

  李平安站门口听百姓议论,很快知道了告示内容。

  腊月初九是建武帝七十圣诞,陛下不止要在宫中过寿,还要巡游京城街道与民同乐。

  什么叫与民同乐?

  那就是陛下今儿高兴,百姓就得跟着高兴,就是家里刚死了爹娘,也得乖乖笑出声。

  天地君亲师,陛下当然比爹娘重要!

  告示上还郑重强调,为免影响陛下的喜气,自张贴之日起,京城就不允许死人发丧了。

  病了的挺住不死,死了的在家里装活的!

  有人问乞丐流民死了怎么办?

  大乾在陛下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吃饱穿暖,京城绝对没有任何乞丐流民……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