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相爷,您这招绝了_大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闻言,一挥手,两个官兵上前,把手里两个鼓囊囊的麻袋放在王小二面前。

  绿袍官员清了清嗓子,用生平最大的力气喊道:

  “河村镇人士王小二,卖力工作,表现突出,现赏烙饼一袋,大米一袋,外加现银二两,擢升工程二队的小队长,每日酬劳增加至三十五文。”

  啥??

  围观的百姓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只见王小二和他们是一样的表情,惊的嘴巴都合不上。

  绿袍官员伸手拍了拍王小二的肩膀,满眼都是赞赏之意,“望你日后继续努力,再接再厉。”

  王小二咽了一口唾沫,喉结蠕动,“是是是……”

  其他工人一听,羡慕极了。

  同样是工人,为啥王小二就能得到奖赏??

  就因为他干的多?干的卖力?

  于是乎,数个工人开始卖力刨土,表现自己。

  “大大人……你们还要人嘛?我要报名参加?”

  “我也要参加……”

  围观的闲汉,争先恐后的上前。

  ……

  ……

  临时搭建起来的帐篷里,陈朝面色如常,坐在大案后听取秦相如汇报各项工作的进展。

  “相爷,招募灾民重建进展顺利,现已有八千人报名参与,大部分被分配到清理原有的城区废墟,还有一些则是分到矿区,开采石灰石。表现突出的,已经相应做了赏赐,百姓参与热情高涨。”

  陈朝喝着茶,静静听着,满意点点头。

  只要不出乱子,把灾民好好利用起来,这场大灾很快就会过去。

  “如此甚好。”陈朝放下茶水,轻叹一声。

  秦相如一改多日来的阴霾,脸上笑眯眯的,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相爷,您这招简直绝了。”

  “哦?”陈朝看了他一眼。

  秦相如继续道,“您是不知道啊,相爷,以工代赈计划一出,就如您所料一般,闹事的百姓少了八成,咱们可以腾出更多的人手进行灾后重建。”

  现在,秦相如不得不佩服相爷的高瞻远瞩。

  似乎什么事情,都在相爷的意料之中。

  只是,有一点他还是有些担忧,那就是重建青山县城。

  按照相爷的计划,青山县倒塌的和没倒塌的房屋,全部推倒重建,这无异于一项大工程,所需人手将高达十几万。

  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兴建,或许会被某些人抓住把柄。

  上朝参一本!

  陈朝看出秦相如的担忧,直言道:“无需担忧,重建青山县势在必得,这是是好事,是民生大计。咱们又没中饱私囊,好处也没落在自己身上,他们愿意上朝参本,就让他们去。”

  “到头来,自然会有人替咱们说话。”

  陈朝叫秦相如放宽心,“且大胆的去干,一切都有本相兜底。”

  秦相如拱手,“是!”

  正在二人交谈间,帐篷外,突然传出激动的声音,“成了成了,相爷成了。水泥成了!”

  陈朝闻言,急忙从大案后站起身子,带着秦相如急匆匆赶往砖窑。

  不多时,陈朝带着大批人来到砖窑。

  这里,早就被陈朝安排的官兵团团围住,严禁任何闲杂人等靠近。

  砖窑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模样甚是奇特。

  这是为了生产水泥专门建造出来的。

  水泥的生产说起来并不算很困难,主要分四个步骤。

  第一,将原料石灰石从矿区中开采、破碎、磨成细粉,这个简单,青山县境内本就有大量的石灰石,只需工人将其磨成粉运到砖窑。

  第二,将石灰粉与粘土、铁粉等比例混合,分成质量均匀的生料。

  第三,将生料煅烧,变成熟料。这也是陈朝要攻克最大的一个难关,煅烧所需温度过高,且难以测量和保持,这需要吴师傅千以百计的实验。

  第四,将煅烧出的熟料加入石膏,各种辅料,共同磨成细粉,水泥由此诞生。

  “吴师傅人呢?”陈朝有些着急地问道。

  前来报信的小吏回答道,“在砖窑里。”

  说着,小吏拿起铲子,从砖窑一侧的空地上,铲起一铲刚刚炼制好的灰色的粉状物,来到陈朝跟前,“相爷,这就是吴师傅弄出来的东西。”

  由于这东西刚刚炼制完毕,还带着高温,如果用手直接触碰,会被灼伤。陈朝凑近了些,只觉脸上的皮肤被烤的生疼,他仔细看了看这东西。

  “相爷,这就是水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