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 照顾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的角度看,也能理解。毕竟,钱借出去了却回不来,光有条子有什么用?发点牢骚是正常的,但除此之外他们也做不了什么。

  要说真的,这帮人又哪个愿意到这吴淞口来开铺做买卖?

  天地良心,盐商的买卖用得着出海?

  离海越远的地方才越有钱赚!

  只是形势比人强,魏太监的爪牙实在是凶狠,盐商们不敢不从,便各家在特区弄了个铺面,生意嘛,真是惨淡的很。也就是勉强维持着,算是给魏太监一个面子,另外也存了想法,这魏太监的买卖兴隆起来有了钱,说不定真能还他们钱。

  这种情况下,赵宝乐却跑上门要人家摊派,人家肯定不答应了。

  “世上没有旧债不结举新债的道理!”

  扬州最大盐商潘家在特区分铺主事的六公子发话了,这话就是说给赵宝乐听的,也是说给魏太监听的。但凡要点逼脸,你魏太监就别打盐商的主意。

  赵宝乐当时也叫气着了,黑沉个脸气鼓鼓的走人。走半道却停了下来,回头就又去找人家。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带着一队皇军官兵去的。

  架势闹的很大,盐商们被吓住了,潘六公子也骇的不行,可这帮人也是鬼精,松口同意捐输,然而却是把手上的欠条拿了出来充作捐输。他家六千,你家五千的,凑了个五万两整的捐输。

  能平空抵消五万两债肯定也是功劳一桩,可这会干爹要的是真金白银和粮食,欠条哪能当饭吃。

  赵宝乐急眼了,但这欠条又的确是钱,你魏公公的干儿子总不能不认这条上的数目吧。

  事到这地步,换别人也就算了。可赵宝乐心思活,郁闷之后突然有了主意,却是拿着盐商给的欠条转头去了其它商会,要用这些欠条跟他们买东西。

  “条子是咱义父亲手打的,你们还怕咱义父不认?”赵宝乐每到一家身后总跟着几十如狼似虎的皇军。

  商人们不敢不卖,如此一来,那五万两的欠条竟真的用出去了。

  立了功自要向干爹报喜请功,魏公公听了之后也觉得这个点子好,十分的好。于其让欠条在盐商那里搁着发霉,不如把它们盘活。

  “步子要跨大一点,不要怕扯了蛋。”

  公公叫人喊来个刻字先生,弄了枚方印出来。印上也没刻啥字,就四字——“准予流通”。

  尔后公公叫赵宝乐拿着这章出去盖,凡是已在市面上流通的欠条上都加盖此印。然后又颁令给郑铎,让他从刚刚入库的解冻委员会资金里拿出五万两用于兑付欠条。

  “爹不是缺钱么?”

  宝乐不太理解干爹的做法,真要给那些欠条兑了,那不亏大了么。

  公公也不与义子多解释,只叫他依吩咐去办,待义子去办事后,公公方拍了拍屁股,哼着小曲到了后花院。

  后花院有客,却是泰州赵家那儿媳王月娥来了。人不是自己来的,而是公公特意派人去请的。

  这王月娥自打有了魏公公支持后,算是在赵家彻底站住了,把她那有名无实的丈夫治得妥妥贴贴,又借着大明提督海事太监、江南镇守中官的威名把个生意做的比公公赵恒元在世时还要大,现如今外人提到泰州赵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很能干的当家媳妇,而非赵家任何男人。

  公公请王月娥过来却是为了正事,此去讨伐东番可不仅仅是占块土地如此简单,却是要生利的。

  若生利,则必要有商贾参与。

  故而,公公希望泰州赵家能够做一个开拓东番的先驱,带动东番海贸。这个大利头,公公肯定是要照顾下月娥的。

  这赵家媳妇仔细想来,却是水汪汪的很,让人想来都滋润呐。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