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章 如作俑者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的盛大场面,一天下来,功德箱里肯定会堆满铜钱。

  这就是进项。

  并且这魏舍人祠可不比其它庙,拜的不是死人,而是大活人,是一个连神仙都害怕的大活人,是一个百姓们亲眼看见过的大活人!这可比那些在天上的神仙们,更让人心悦诚服的上贡。

  只要魏舍人风风光光在,这舍人祠的香火就断然少不了,那进项就跟细水长流似的,日日有,月月有,苟日有。

  可现在魏舍人说要没事经常过来看看,里正当然叫苦了。他们可指着借魏舍人斩城隍的事迹发财呢,你这天天挂在心上,就算自己不来,隔三岔五派个人看看,这万一发现他们利用舍人祠谋利,还不法办了他们?

  所以,蒋方印能够深切体会里正等人心中的苦涩,同时,他也不明白魏舍人干嘛要说经常过来看看。

  这是一个警告么?

  如果是那样的话,蒋方印对魏舍人就真的刮目相看了。

  真是小小年纪,就独具慧眼啊。

  只是,既然你担心这个,为何不叫人拆了呢。

  生祠这东西,古往今来倒不是没有过,可少,少之又少,毕竟晦气。

  哪个大活人好好的,愿意别人给他修个生祠呢。

  你魏舍人如今前途无量,凭的沾这个晦气做什么。

  百姓们就算感你大恩大德,如我这般著书立传便可,犯得着修个什么生祠么。

  蒋方印难以理解,但当事人乐乎乎的,他也不会犯傻去点那个忌讳。自打从恩主杨镐那里知道这位魏副使竟然是贵妃娘娘的人,还是小国舅亲自向姐姐举荐的人材后,他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勇攀高枝,不畏艰难,不畏困苦,使平生夙愿能够得偿。

  蒋方印的夙愿是什么?

  做官。

  若不为做官,他何苦考什么功名,还中了举人呢。

  只是,举人功名就可做官,只要不嫌弃,偏远地区做知县都是使得的。本朝嘉靖年间的海瑞不就是个举人么,从小小教谕一举做到了应天巡抚高官,堪称举人榜样。

  蒋方印不想做海瑞那种官,那种官太苦,买点猪肉打个牙祭都让人惊呆的官,实在不是他做的来的。

  他原本是想继续上进,考个进士的,可惜,运气实在是不好。

  不甘从小官做起,又实在考不上进士,蒋举人索性就当了“山人”。

  一般来说,“山人”一听名字,就当是居住在山区,与外界接触转较少的山区百姓。然而,从“山人”这个称呼问世以来,代表的从来就不是真正的山里人,而是那些没做官却想做官,身在民间却想挤进庙堂的读书人。

  他们的典型特征就是都有功名,或是举人,或是秀才,但却全部放弃科举,云集于两都或九边,通过各种方式想跻身庙堂。

  他们的榜样有三位,一位是“阳明山人”王守仁,一位是“弇州山人”王世贞,一位则是“四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