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 大胆的想法_回到乡村搞产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瓶,拿起开瓶器勾住盖子往上抬了一下,递给杨振宇,“杨主任,给。”

  开完啤酒,杨文斌端着椅子往坝子里走了两步,坐下拿着蒲扇扇起了风。

  杨振宇喝了一口,打探道:“大爷,你这个小卖部一年到头儿能赚多少钱啊?”

  杨文斌也没瞒着,实话回答道:“万把块钱,够吃喝,我这个岁数了,也没想过找大钱,想着都开了这么多年了,丢了可惜了。”

  杨振宇笑着道:“那是那是,我们小时候是吃着你卖的喔喔奶糖长大的。”

  杨文斌侧身道:“是啊!那糖可甜着呢!”

  一边摇扇,一边抬头看着夕阳,回忆起了十几年前的杨家湾村。

  这个小卖部对他来说,不只是饭碗,还有很深的情怀。

  杨振宇看着他的神情,更不好开口提租房子开农家乐的事情了,何况他现在还是村主任,要是人家不愿意,他的子孙再来说闲话,影响就不好了。

  杨振宇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

  喝完啤酒,放了十块钱在冰柜上,“大爷,留一瓶,下次来喝。”

  “好!”杨文斌扇着扇说。

  人虽然老了,但是记账仔细的很,杨振宇在他这里消费过多少,存了多少,一清二楚。

  杨振宇回到家里洗了个澡,躺下刷抖音,突然刷到一条“猪圈食堂”的视频。

  卧槽!

  还真是猪圈啊?

  杨振宇有些惊讶,一大群人在猪圈里吃饭,而且坐无缺席。

  猪圈里都能开餐厅吗?

  杨振宇带着这个疑问,点开搜索,输入“猪圈”两字。

  立马弹出来好几个类似的热搜词汇。

  “猪圈食堂”

  “猪圈餐厅”

  “猪圈咖啡”

  居然还有“猪圈火锅”。

  杨振宇在震惊的同时忍不住笑了,一是觉得现在的人太会玩了,很有创意,年轻人也喜欢去凑这种热闹,他们称之为“网红地。”

  二是脑子里突然有了想法,可以蹭一下这个热点,走复古路线。

  开业的时候再把清江县厨师协会的成员和几个餐饮大老板、网红请来打打广告,说不定还真能火一把。

  想到这里,杨振宇决定试试看,若是成了,投资小回钱快,恰好弥补这两个月的开支。

  第二天一早去村委的时候,给张明康提了自己的想法。

  张明康听完直接傻眼了,看了杨振宇许久,向他确定道:“小杨,你要在找猪圈开餐馆?那是人吃饭的地儿吗?不把人当牲畜了吗?”

  情绪还有些激动。

  “嗯!”,杨振宇嘿嘿笑道,“张叔,我就是蹭一下热度,里面肯定得找两个木匠师傅好好打造一下,我想把八九十年代那种吃大锅饭的味儿搞出来,这样热闹。”

  张明康似乎明白了杨振宇的想法,“猪圈农家乐”只是个幌子,博人眼球,里面还得是正常吃饭的地方,不然谁会真的跑去猪圈吃饭啊?

  “小杨,你这个想法很大胆!”,张明康道,“不过投入确实不大,如果真能像你说的那样,小火一把,回钱也快。”

  杨振宇点头:“张叔,你和我的想法一样,开业的时候,我在找些熟人打打广告,宣传宣传。”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